Wednesday, May 22, 2013

北京宽带提速遭遇进场费 用户感觉“缩水”

宽带速度慢一直是电信领域广受消费者诟病的一大问题,近日,作为北京市主要宽带服务提供者的北京联通启动了第二次宽带提速工程,预计在今年10月前 全面淘汰2M以下的宽带业务。由于北京联通在北京家庭宽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5%,所以此次提速也意味着北京地区整体带宽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将淘汰2M以下宽带


据北京联通的有关人士介绍,本次免费提速的客户范围是2013年6月1日前(不含当天)宽带已竣工的北京联通公众宽带用户。提速时间从2013年5月17日开始,将分批实施提速,预计在今年10月1日前全部完成。


据 北京联通公司副总经理郭建利介绍,此次提速将采用后台免费提速的方式进行。对于铜线用户,使用ADSL接入512K、1M宽带的用户,光纤改造前将提速到 2M,改造后为4M,并可按“网龄”兑换限时体验到20M宽带;4M、8M宽带用户,光纤改造后为20M,限时体验100M宽带。光纤用户方面,使用光纤 接入的1M及以下用户提速到4M;4M、8M用户提速到20M。


按照这一提速方案,今后北京联通的2M以下宽带业务将完全退出市场。而北京电信在上周也表示,今年年底力争使其2M及以下速率的宽带业务退出市场,这也意味着今后4M及以上宽带业务将成为北京宽带市场的主流。


实 际上,不止是北京联通,今年北京市场的主要宽带运营商都在提升带宽水平上下了大功夫。就在上周,北京电信启动了针对光纤用户的提速工程,光纤用户最低网速 可以达到12M,最高可达30M;而在今年3月,旗下拥有宽带通、长城宽带两大业务品牌的鹏博士更是在北京开通了50M和100M的宽带业务,虽然所谓 “百兆”宽带是否能够实现还存在争议,但高速宽带业务的普及确实成为了今年宽带运营商们的关键词。


用户感觉带宽“缩水”


家 住北京市通州区的郭先生对家里的宽带网速特别不满意。他说,自己家里安装的某公司2M宽带,可每次下载电影最快也就180KB/S,用一些测速软件测量后 发现,下载速度最快也没超过1.5M。刚开始,他还担心是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有问题,后来拿到维修站测速发现没问题。于是,他认为是自家的带宽缩水了,名不 副实。


对此,北京联通的技术人员解释称,带宽就相当于一条高速公路,有时候卡在入口,即电脑配置不够,有时候卡在出口,即所访问的网站对资 源下载做了一些限制。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带宽虚假。“网络下载时会显示诸如180KB/S之类的数字,有很多普通用户看不懂这个数字,其实这个数据是 字节,乘以8就是比特,即俗称的带宽。”


此外还有用户反映,一到晚上,家里的上网速度明显比白天慢很多。对此,北京联通的技术人员表示,如 果是共享带宽,比如小区宽带,那么如果小区用户晚上集中上网的话,确实会因网络拥堵造成网速下降。如果是用户独享带宽的话,基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除非是 同一户中,几个人同时下载或者上传文件。


物业设卡成最大困扰


“铜缆是有极限的,必须用光 纤替代,俗称‘光进铜退’。”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武锁宁介绍,因为ADSL用的是铜缆,受传输距离和信号衰减等限制,其传输速率有极限,用户想要获得 10M、20M甚至更高的带宽,就必须用光纤替代原先的铜缆。对此,公众接受程度、企业改造能力、小区物业等社会方面的配合程度都是影响因素。其中,小区 物业设“进场费”的问题由来已久。


据北京联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1日起,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新建小区都要接入光纤。但是,现有小 区的光纤改造就比较麻烦,有的开发商在建造小区的时候,已自行或委托物业进行宽带业务的运营,也就是一般说的小区宽带。为保证小区宽带的收益,物业不允许 其他运营商接入;有些物业允许改造施工,但要收取“进场费”“配合费”,这种收费一般是口头约定,收费标准往往还挺高;还有一种情况是物业公司“邀请”各 运营商进入,谁给钱谁进、谁给的钱多谁进,这也使光纤改造面临阻力。


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表示,如果光纤入户,就要涉及到改动小区线路,甚至还要穿墙,加上施工中难免对小区设施造成一定损坏或占用,物业公司收的实际上是“维护清理费”。


“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只要费用还能承受,我们会在施工预算中挤出一些费用,可如果索要的费用过高,运营商也没办法。”北京一家运营商的相关人员说。


值 得注意的是,去年北京市首批400个试点小区的光纤改造比较顺利。据北京联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关于实施北京市光纤宽带普及提 速工程的意见》联合发布方之一的北京市住建委明确要求:各物业服务企业、房屋管理单位不得人为设置障碍,不得收取费用,不得就接入和使用建筑红线内的通信 管线等基础设施与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






via cnBeta.CO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38332.htm

Sunday, April 21, 2013

AsLocal网盘本地管理专家 1.12.770发布

感谢匿名人士的投递

AsLocal 网盘本地管理专家是国内首款网盘系统集成客户端管理软件,通过系统外壳拓展的方式,实现了网络云存储和本地浏览器的无缝集成,使你可以像操作本地文件一样 方便、快捷的操作你的网盘文件。AsLocal提供了包括百度网盘,盛大网盘,网易网盘,腾讯中转站,115网盘,Skydrive,华为网盘,金山快盘等十余款流行网盘的支持。AsLocal所支持的网盘大都和盘商达成了合作协议,或者使用了盘商的开放API。


修正列表:



1.+新增支持金山快盘.

2.*修正115网盘下载问题.

3.*115网盘支持略缩图.

4.+网易网盘增加略缩图功能.

5.+华为网盘增加略缩图功能及内核调整.

6.*修正华为网盘上传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时可能失败及百兆以上大文件上传失败的问题.

7.*修正华为网盘上传多层目录可能会目录错乱的问题.

8.+华为网盘可多领取100M空间.

9.*修正金山网盘上传多层目录可能会目录错乱的问题.

10.*修正部分网盘无法保存密码的问题.

11.*退出功能完善.



软件截图:














官方下载:

http://www.aslocal.com






via cnBeta.CO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34532.htm

Thursday, April 18, 2013

科技界十位大佬说过的最愚蠢的话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让人捉摸不定,任何预测都看似徒劳。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日前总结了科技行业十位最聪明的人曾经做出的最离谱预测,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以下为原文:


科技就像一头不可捉摸的野兽,有时候看似要往东,最后却是往西。尝试预测它的发展路线注定会让后人觉得你像个傻瓜,即便是科技界最聪明的人也曾有过非常离谱的预测。当然,事后诸葛亮谁都会。


以下为这十条看似最愚蠢的名人名言:



1. IBM前董事长托马斯 沃森(Thomas Watson),1943年


“我认为全球市场可能需要五台计算机。”



2.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第一代iPhone面世时


“500美元?全部补贴?还是合约机?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手机。它没有实体键盘,不方便发邮件,吸引不了企业用户。”



3. 比尔•盖茨(Bill Gates),2004年世界经济论坛


“两年以后,垃圾邮件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4.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劳德•开尔文(Lord Kelvin),1895年


“重过空气的飞行机器是不可能实现的。”



5. 数字设备公司(DEC) CEO 肯•奥尔森(Ken Olson),1977年


“没理由每个人都想在家里放一台电脑。”



6. 《Silicon Snake Oil》作者克利夫•斯托尔(Clifford Stoll)


“我们很快就会直接在互联网上买书报。一定的。”



7. FCC委员T•克雷文(T. Craven),1961年


“通信卫星几乎没有机会用在美国境内提供更好的电话、电报、电视或广播服务。”



8. 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Steven Chen)


“只是没多少我想看的视频。”



9. 20世纪福克斯联合创始人达里尔•扎努克(Daryl Zanuck)


“前六个月过后,电视将无法维持它所获得的市场。人们很快就会厌烦每晚盯着一个胶合板箱子。”



10.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2003年滚石访谈


“购买音乐的订购模式破产了。我觉得如果你们用订购模式出售《复仇双生》(Second Coming),它可能不会成功。”






via cnBeta.CO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34164.htm

Monday, April 15, 2013

[多图]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感谢99单机的投递

国外艺术家Nicolas Ahouansou近日通过其个人网站公开展示了一组创意十足的艺术照——由某位靓妹献身演绎、以任天堂经典掌机GB机(Game Boy)为主题的绚丽人体彩绘,颇值得一看,如下,敬请欣赏!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下为任天堂的GB机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附:GBC掌机版的人体彩绘

赞!看国外妹子的GB掌机创意人体彩绘






via cnBeta.CO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33704.htm

过多发短信让人变肤浅?

根据一个人每天发短信是否频繁,能否对这个人的价值观略知一二?英国《每日邮报》13日援引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报道称,每天发短信超过100次会让人变得肤浅,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并且更爱钱。在对加拿大温尼伯格大学2300名心理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数据调查后,该校的研究小组发现,相比较少发短信者,发短信更为频繁的受调者不那么看重道德、审美和精神目标,而是更看重财富和自我形象。


  多发短信者更看重财富



  调查指出,相比那些每天发50次短信以下的学生,每天发短信超过100次的学生强烈觉得过合乎道德的、有原则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可能性要小30%。



  此外,不停发短信的人在种族歧视方面的表现也更为突出。结果显示,发短信最多的人,对少数族裔群体的评价最为负面。



  调查还发现,现在每日过多发短信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最极端的情况是,有30%的受调者每天发短信超过200次,12%的受调者每天发短信甚至超过300次。



  担忧社交媒体致人脑退化


  加拿大温尼伯格大学的这一研究小组之所以花费三年时间进行如上调查,是为了解开这样一个疑问,即经常使用“推特”或者短信进行交流,会否让人们的想法更为快速、肤浅?



  这一疑问因美国科技和商业作家尼古拉斯·卡尔而起。卡尔在其2010年出版的书籍《肤浅:网络对我们大脑所做的事情》中提到过“肤浅假说”,卡尔认为,短信以及“推特”让表达有了新的渠道,这些极端简易的社交媒体“鼓励”的是快速并相对肤浅的想法,而每日频繁接触这些社交媒体,容易造成认知和道德上的浅薄。卡尔担心,互联网会导致人类大脑在数千年进化史中首次发生退化。



  “我们的研究显示,与发短信紧密相连的一些价值观念或者特点与卡尔的推想惊人的一致,即新信息和社交媒体技术能将深思熟虑的想法扼杀于摇篮。”进行发短信与个性研究的温尼伯格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保尔·特拉普内尔如此表示。



  为何频繁发短信容易让人变得更为肤浅,更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并且更爱钱?对此,特拉普内尔说:“我们尚不知道这些联系的确切原因,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via cnBeta.CO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33661.htm

Monday, April 8, 2013

关于“微信收费”的常识

wechat


常识 1 : 使用微信不是免费的


微信本来就是付费的。


微信产生的每一比特流量,都是要付给运营商钱的。


移动数据费用理所当然的缴给运营商。移动投入巨资建立网络,这是他应得的。


那么,我们对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的。既然付了钱,在日本开始在全国覆盖 LTE 的今天,我们要求有个像样的 3G 网络过分吗?


常识 2 : 3G 牌照的龌龊史,和消费者无关


消费者不需要考虑什么 TD 牌照, 2G 网络技术之类的问题。消费者只需要选择更快更好的运营商即可。


国家和运营商之间的一切龌龊不应该由消费者埋单。哪个公司作出错误的决策,哪个公司承担损失。哪个公司没有顶住压力,哪个公司承担后果。这是作为一个负责人的成年人应有的态度。更何况一个堂堂五百强公司?


微信在中移动的 2G 网络上造成了很大压力。那么,中移动要么加快 3G/4G 建设,要么改善技术。


消费者如果不去选择更好的运营商,市场怎么向前?这就是日本开始在全国覆盖 LTE 的今天,我们却在这里讨论微信收费的原因之一吧?


常识 3 : 中国移动赚了多少钱?


2012 年净利润 1293 亿元。注意,这个是净利润不一定和公司规模直接相关。营收大净利润少的公司比比皆是,尤其是国营基础服务。


这意味着什么?

腾讯 2012 年的净利润不过 123.32 亿元。

苹果在的净利润也不足 3000 亿人民币( 410 亿美元,最近汇率)。

日本运营商 Softbank ?也不过 290 亿人民币左右(4658.7 亿日元,最近汇率)。


知道运营商业务为什么需要许可证了吧?


常识 4 : 中国移动赚钱有多容易?


中国移动的净利润率则在 23% 。净利润率同样不一定和规模相关。


这意味着什么?

超越了产品最创新,人才最顶尖的苹果。( 20% 左右)

也让同是运营商但是不断增加基础投入的 Softbank 羞愧不已。(16% 左右)

只有腾讯赚钱要更容易些。( 28% )注意,腾讯的主要收益来自游戏。不需做太多实体投入的虚拟物品的销售,本来的低成本会带来高纯利。


总结一下,中国移动赚的,比腾讯多 10 倍,比 Softbank 多 4 倍。从赚钱的容易程度比较,他超越了顶尖的科技公司,超越了日本同行。


为什么?

因为他比苹果更创新?

投入比腾讯的虚拟物品成本更低?

经营策略比 Softbank 更进取?


知道运营商业务为什么需要许可证了吧?


支撑移动网络的,不是个捉襟见肘悲惨兮兮的公司。


常识5 : 消费者不是不愿意付钱,关键是付给谁


QQ 会员卖了多少年? AppStore 的付费下载也有很多。微信收费这个事情引起反弹,不是收费荒唐,而是收费的角色荒唐。


可能性 1:

微信这个 App 在 Store 收费? 或者内置功能收费?

那么我会买,因为产品本身做的不错。


可能性 2:

腾讯打算按月收取服务费?

那么我会考虑。流量费用付给运营商,服务费用付给腾讯,天经地义,没什么可说的。


可能性 3:

为了使用微信,消费者支付给运营商额外的费用?

凭什么?也是大家反对的重点。参考日本的例子。


可能性 4:

运营商发卖针对微信的流量包?

如果比现在的流量便宜,我当然会考虑买。问题是这种可能性很小。


可能性 5:

运营商从腾讯收取费用,但是,微信仍然免费?


这个可能性最大,而且尤其需要警惕。看似运营商有好处,而用户没有亏?


别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游戏。网游用户补贴钱去为运营商不给力的网络埋单?


这个先例一开,所有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都要面临这个风险。创业者们为了提供 OTT 服务,都要先做个游戏业务吗?


消费者不是反对支付费用。消费者是反对支付不明不白的费用。


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网络?那么我愿意付出流量费用。提供更好更给力的服务?那么我愿意出服务费用。


应该缴给服务商的钱,缴给了运营商,才是不可接受的。应该缴给游戏公司的钱,缴给了运营商?那简直是滑稽的。


最后的话


作为业界人士?事情可以很复杂。涉及商业,技术,甚至节操。


但是,作为消费者?如果市场能保持竞争的势态(三家运营商不联合起来对付微信),那么,事情就很简单。


一个运营商的一切都可以看作“黑箱”。牌照选择是 CEO 需要考虑的,而非消费者。消费者只需判断结果:谁提供更快,更稳定,更便宜的网络?


也只有这些常识,而非任何似是而非的借口,才能推动市场向前。







移动互联网/苹果/ERP/SAP。 写过:「 iPhone 可有设计哲学」,「领先五年的迷思」,「以前没有 iPhone OS,以后没有 Mac OS」,「对社交说不」,「 MSNS :移动社交网络 」,「云书店,新阅读」⋯⋯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微信订阅 · 加入爱范社区!









via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http://www.ifanr.com/273752

Monday, April 1, 2013

奇怪日本:佛教主题的鸡尾酒吧

奇怪日本:佛教主题的鸡尾酒吧

在日本东京,有一家名为Vowz 的酒吧,该酒吧以佛教作为主题,用佛教圣歌代替了酒吧里喧闹的‘切克闹’,用光哥服务生代替了帅气的调酒师。


店主Fujioka 认为:人们聚集在寺庙,跟聚集在酒吧的方式类似,所以便将这两种方式融合了起来,迸发出新的火花。


来到这个酒吧的人可能拥有不同的信仰,但是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同好。既然是酒吧,当然必须提供酒精饮料,虽然佛教徒不喝,但是客人们要喝。这里的鸡尾酒会以佛教文化中的一些名称命名,例如‘无尽地狱’,就是伏特加、利口酒、酸梅、汤力水构成。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完美极乐’‘爱和欲望’等等。


一位顾客在采访中表示:每天,我都会来到这里,让我沾满污秽的心灵得到净化。


奇怪日本:佛教主题的鸡尾酒吧


[oioi via yahoo]
















奇怪地球人:纽约的水下酒吧[v]


六种日本的奇怪饮料


奇怪的日本:方便面慈善家
无觅

>>点这里浏览原文<<



© 煎蛋 / 随便看看 / 煎蛋的微博 / 图片托管于又拍云存储












via 煎蛋 http://jandan.net/2013/04/01/booze-and-buddhism.html